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一生一把壶——“杨门女将”杨凤年所创制的花器圣品风卷葵

时间:2020-03-23 来源:紫砂之家

  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展厅里,珍藏着许多名家制壶,其中有「一把壶」,总是吸引着参观者在它的面前流连驻足……

  台湾著名收藏家王先生,特别喜欢收藏宜兴紫砂壶,虽然离开大陆40余年,但一直希望能亲眼到宜兴看紫砂壶。

  1993年春,他从台湾来到宜兴,在参观宜兴陶瓷博物馆时,他被这把壶的形态、气势、神韵所震撼。

  王先生静静地左看、右看,再远看、近看,足足看了有十多分钟,他感慨地说:“我真正知道了什么是艺术的紫砂和匠气的紫砂。妙不可言!”

  这把壶气韵神闲,典雅精致,如在风中摇曳,自成一派。是怎样的一件传世珍品,将为我们揭示一段什么样的故事?

  这把壶便是“杨门女将”杨凤年所创制的花器圣品——风卷葵!

1584932382611425.jpg

  ▲杨凤年 风卷葵

  紫砂奇女子

  杨凤年,“杨门三子”之一,为杨彭年、杨宝年之妹,是紫砂工艺史上「最早」的女名家,也是紫砂古代史上「唯一留下姓名的制壶女艺人」。

  杨凤年传器极少,紫砂爱好者往往只闻其名而不见其器。现存公认的凤年传器大多藏于各大博物馆,民间收藏极少。

2.jpg

  ▲杨凤年 风卷葵

  被历史笔墨吝啬的艺人

  作为女子,在旧社会封建传统的思想下能够从事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艺且以此成名是极为少见且极其困难的。

  也许是因为家族的熏陶,也许是因为自身对紫砂的热爱,养成了杨凤年鲜明的个人制砂风格:「构思巧妙,工于花货,善用贴塑,且具有女性特有的细腻」。

1584932444372137.jpg

风卷葵 原矿底槽青

  关于杨凤年,紫砂史上记述她的笔墨虽然恭敬,但少得近乎吝啬。说来说去她到底是个女人,而且,史家认为,除了《风卷葵》,其它作品则乏善可陈。

  这有些苛刻,你不能要求写出《红楼梦》的曹雪芹还必须写出《桃花扇》或者《西厢记》。

  一个「不被传艺」的女子,用自己生命的激情奋力一搏,成就了紫砂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这已经是个奇迹了。

1584932464938173.jpg

  风卷葵 原矿紫泥

  下决心打破陈规的女子

  杨凤年有个哥哥叫杨彭年,做紫砂壶简炼大方,浑朴雅致,精巧玲珑,而且他善于配泥,做出的茶壶色泽古朴,颗粒均匀,古色古香。

  这兄妹二人虽是手足,可是“艺不传女”是个老规矩,杨彭年从来不肯把技术教给妹妹。杨凤年以为哥哥是为自己好,不让自已吃泥巴饭,受泥巴苦。

1584932491418597.jpg

  有一次,杨凤年想到作业坊拿把喷壶去后院浇花,刚跨进门,就被哥哥轰了出来。

  杨凤年气愤地说:“我又不是外人,为何连门都不能进?”杨彭年斥责道:“女人就是不能进作业坊,这是规矩,从今往后不准你再跨进这个门来!”

  杨凤年伤心地哭了,心想:“女人也是人,我偏不信女人学不会做茶壶,你不把技艺教给我,我偏要自己学本领 ! ”

1584932512808857.jpg

  杨凤年就拿些泥料到花园中,整天捏来捏去学做茶壶。一年、两年、三年,从打泥片学起,慢慢地会做大路货了。

  她想:我非要做一把别人没有做过的新式样出来 ! 可是究竟做什么式样的壶呢 ?

  杨凤年想着想着,忽然看到面前的一枝花杆上顶着一把茶壶。心里不觉奇怪:这茶壶式样倒没见过,怎会长在花杆上。

1584932531331397.jpg

  只见锦葵花在狂风中不停地摇动,被风吹歪了又挺起来,吹歪了又挺起来,花瓣被吹得卷拢来,再卷拢来,但始终不散。

  再看看四周被摧残的花草,杨凤年不禁赞叹道:“风狂炼精神,好一朵锦葵花 ! ”她心里霍地一亮,随即决定按狂风中锦葵的形象做一把茶壶。

  她在那里,围着锦葵花看了三天三夜,看到睁眼闭眼都是锦葵花时,她开始茶壶,四十九天壶终于做成了。她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风卷葵」。

1584932555913251.jpg  

风卷葵 原矿紫泥

  传世风卷葵

  只要提及杨凤年,便不得不提她的经典名作——风卷葵。杨凤年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对紫砂壶进行创作演绎,使杨氏风卷葵成为壶型经典,为后世广为流传。

  风卷锦葵壶入世

1584932596992504.jpg

  风卷葵 原矿紫泥

  一把「风卷葵」,抵过万件平庸之作!

  “风卷葵”的创作,源于杨家门前的锦葵花。看到锦葵花在大风中摇摆的身姿,杨凤年觉得美丽傲人,就暗暗决心设计这样一把壶。

  风卷葵壶,造型取风卷葵花之形状,既应物象形,又气韵生动,是花器中的圣品。

1584932622610864.jpg

  小风卷葵 原矿底槽青

  也许因为这件作品太完美了,使它在以后的岁月里几度沉寂,几经风波,历经了百余年的传奇。

  “风卷葵”面世后,好评如潮,许多文人墨客竞相购买。可杨凤年却不愿重复再做,这件紫砂茗壶成了独件珍品,一直被世人视为拱璧,以收藏为荣。

  然这件「风卷葵」如同供春壶一样,在苍茫的世事纷争中,隐寂而不知了去向……

1584932640758213.jpg

  风卷葵 原矿紫泥

  一波三折护国宝

  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丁山白宕一蒋姓人士,在帮大户人家挖老屋墙基时发现一瓮,瓮中填满细沙,细沙中藏着一把完好无损的紫砂壶。

  他找到紫砂收藏家华荫棠先生过目。华先生看到这把紫砂壶后,喜出望外,这不就是100多年来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风卷葵”吗?他激动不已,当即买下了这把壶。

  推测「风卷葵」隐埋地下的原因,可能是当时的壶主人为避清咸丰年间的战祸,却不曾想这一埋就是百年。

1584932663478922.jpg

  风卷葵 原矿底槽青

  此后半个世纪,华荫棠都在为保护这件风卷葵而费尽心力。他多次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政要手中保下这把壶,甚至在动荡时期,他也不忘保护这件国宝。

  1982年,华荫棠老先生为让这件国之瑰宝永久地保存传世,与子女商量后,毅然将它无偿捐赠给了国家。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为得意的事。”

1584932686314419.jpg

  风卷葵 原矿紫泥

  风起锦葵动 人逝壶永存

  历经了二百年的岁月风霜,这把杨氏「风卷葵」依然典雅奇特,风姿绰约:

  大风无形,“风卷葵”壶身上的“大风”却有形,那一条条婀娜的线条在翻滚、流动,似乎能听到阵阵呼啸的风声,锦葵枝叶在大风中卷曲,包住壶咀。

1584932706581108.jpg

1584932721104864.jpg

  ▲杨凤年 风卷葵

  花枝自然弯曲成壶把,壶盖与壶身浑然一体,花朵在风中摇曳,壶虽无语,可生命的活力、艺术的魅力跃然眼前。

  历史汤汤,岁月流走,斯人远逝,这把风卷葵早已超脱原本的意义,它不再是一把单纯的紫砂壶,也不仅仅是一件艺术珍品,其富于象征又包含精神寓意:锦葵迎风展傲骨,女子不屈斗苍穹……


TAG关键词: 编辑:玄机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