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行业资讯 >> 新闻详情

见微知著:从一把壶可以看见一个时代

时间:2016-07-05 来源:http://www.zisha.com

  早期的紫砂器大多造型简洁、气韵浑朴,人们的注意力更多是被器物本身所吸引,因此多讴歌其泥质、泥色、工艺。后来紫砂造型向精巧转化,如仿生器的出现,鸡首梅根桃杯等,人们叹服的不再是材质而是人工,今天,紫砂陶艺更多地加入人的意志,许多作品不是为用而制,反倒以赏玩为主要目标,这种风气使得紫砂工艺受到影响,好像一个女孩子原本天生丽质自然健康,渐渐地却为世俗品评所染,做姿做态,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变得不再是她自己了。这也是一部分人在紫砂业极度繁荣的当下仍独独衷情于老紫砂器的缘故。

方狮壶

贺洪清作品:《方狮壶》

  一只小小的砂壶通过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看似普通随意,实则大有深意。这其中有个人意志和技术的体现,更多的是其包含着时代因素: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等都在其中有所表现,所谓见微知著,从一把壶可以看见一个时代,这不是空话。以图中所示扁腹壶为例,惯看老壶的人一眼就能辨别出它的年代,为什么?因为对紫砂器发展史了然于心,什么时代具有什么特征,一看就明白,好比有人从雕塑、画像中的人物服饰即可判别作品表现的是什么朝代的人物事,又从雕塑及画作的风格手法判别出作者所处的年代。这本领是靠多看多思练成的,并不玄幻,亦偷不得懒。

  这件扁腹壶通高约10厘米,泥色暗红,肌理明晰。壶腹扁圆,最高处的壶钮为扁珠形,其弧度与盖面的拱度以及壶肩的坡度协调一致,给人以和谐之美,左右两边的壶流与壶把比例相当高度一致,走势流畅贯通,壶体各部结合形成有机整体,壶便有了生气。造型虽以圆为主,由于颈部的拔高而显出骨肉匀亭,盖线与口线的制作尤见不凡,通转严密,壶口开的甚大,气度雍容。此壶最令人赞叹之处,即整体的和谐之美,赏之可心,用之称手,是一件赏用合一的紫砂佳作。

  能把壶的各个部分配合协调,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非得经过长期而大量的练习不可。旧时手艺全凭双手,大量重复劳动,在重复中习得经验,练就本领,心手相应。现代工艺大量依赖模具,生产效率提高许多,手艺却生疏不少。现代陶业从艺者比过去多得多,能真正做出赏用合一之作的却少,一把新壶端出来,往往比例不够恰当,或者壶流过于壮硕,或者硬而无肉,或者软而无骨,总缺少那么一点精神。新壶与古壶摆在一起,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缺少气度,从明清到民国再到如今,大体上一代比一代拘谨,巧有余而朴不足。

  此壶的壶腹两面施有陶刻书法山水。这是晚清民国时期最为流行的紫砂器装饰手法。一面刻四字:“沁我诗肠”。唐代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有“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句,茶可醒脑提神助诗兴,宜兴陶人常在紫砂壶上题写此类诗句,强调壶与茶与人与诗的联系。壶身另一面刻画风景,山水树木茅舍扁舟,人在自然之间,意在天地之外,刀法简练娴熟,意境深远淡然。陶刻落款:戊午冬 士芬。何士芬,清末民初宜兴陶刻名家,一说为文人而喜爱陶刻。流传到今天的何士芬作品并不多,因之倍加宝贵。在此壶盖内有一方形小篆名款:北山。曾见相关资料记载清末民初紫砂壶上有此款识,但关于此款名章所指何人尚待考证。

TAG关键词: 编辑:小鹿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