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周霞:永不满足的“学徒”

时间:2015-06-03 来源:http://www.zisha.com

   5月18日上午,烟雨蒙蒙,位于宜城龙潭西路的雅盛紫砂艺术馆里格外静谧,女主人周霞正和丈夫徐斌讨论着制壶技艺。“我觉得这把壶做得还不错”“线条不够劲挺,我下次还得更注意”……对于丈夫的夸奖,周霞并不“买账”。也正是凭着这股永不满足的劲儿,这些年,周霞在紫砂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铿镪前行。

  今年39岁的周霞是丁蜀镇大浦村人,出生在制壶之家的她,注定与紫砂有缘。小时候,她在泥凳边长大,“啪嗒啪嗒”的泥条声是每天必听的“音乐”,用紫砂泥捏的动物和花草,是她最亲密的“朋友”。为了减轻父母的工作压力,从初中寒暑假开始,周霞就帮他们打下手,学着拍身筒、捏壶嘴等。“夏天汗水顾不上擦,冬天手容易开裂。”从小看着父母做壶、深知其中辛苦的周霞,并没想到自己会吃上紫砂创作这碗“饭”。1997年前后,宜兴紫砂厂的一位师傅对周霞的母亲说,这丫头做的壶不错,有自己的想法,应该好好培养。有了这位“伯乐”的鼓励,周霞这才下定决心,踏上紫砂创作之路。

  初学做壶,周霞对每种壶样都充满了好奇,并且总是尽力把一种壶样完全掌握,才会尝试新的壶样。不同的泥料干湿程度不一样,每个步骤等待的时间要掐准……从开始做壶到烧壶的每个细节,周霞总是反复揣摩。“那个时候才知道,真正做好一把壶是需要精心打磨的。”周霞说,在学壶做壶的过程中,她成了紫砂厂老师傅身后的“小尾巴”,碰到疑惑和困难总爱缠着他们问个不停,前前后后点拨过她的师傅就有七八个,每一次交流都让她有收获和进步。

茄段(碧玉留诗)

王杏军作品《茄段

  2001年,是周霞比较纠结的一年。周霞的儿子刚出生,一边是加重的家庭经济压力,一边是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是继续做之前的产品谋生,还是停下来学做新的壶型呢?“做壶和做人一样,不能停滞不前。”经过一番思考,周霞选择了学做方器。因为与以前接触的传统器型不同,周霞必须从头学起。那时,只要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周霞就会把已成型的壶砸掉,重头再做。一把把地砸,又一遍遍地做,等到第一把壶烧制成功,已是半年之后。

  艺术之路无止境。周霞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办起紫砂艺术馆,开设个人网站等,为传承弘扬宜兴紫砂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多年来,她始终没有忘记学习:参加各类紫砂展览和比赛,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前往成校进行工艺美术专业进修,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周霞说,在紫砂创作的道路上,她愿做一名永远的“学徒”。

TAG关键词: 编辑:宇轩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