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说说徐家壶和“福康号”

时间:2015-03-27 来源:http://www.zisha.com

  徐家世世代代住在宜兴蜀山南街,屋后的蜀山以苏轼“此山可蜀”而得名,面朝盠河。从前是窑主,有长工十几人做窑货(紫砂),还有一条大船。

  明末清初,老祖宗徐锦森创立“福康陶器行”(现存蜀山老街列为文化保护,也是妈妈小时候住处)。我妈妈的爷爷徐祖安人称二先生,在天津的“徐记福康陶器行”帮家里做陶器生意,徐家几经沧,抗战便开始败落。那是有一次,外公徐满棠(徐秀棠徐汉棠的堂哥)和大姑婆徐秀娥拨好货(将紫砂装船),指望这批货从盠河漂太湖,进京杭运河到天津,卖天津人做一笔大生意,不料出发三天后船到太湖中段,起了大浪,一船窑货尽数翻入太湖,回家拿滚钩,滚了半月多将大部窑货捞上,再出发,等货到天津时,日兵己进入东三省,天津抗战也已开始,好多商铺挂出打烊招牌,窑货没人接要了,再运到广州,结果一样。约过五月货船回家,从此开始全家节衣缩食,解散长工,我爷爷他们也不会再上家乡的东坡书院。

  欣慰的是,虽窑炉奄奄一息,制壶的手艺却代代相传,徐家几代人的坚持,坚持到现在这个国泰民安的朝代又出头了。徐门紫砂已传承到第五代,接力发展了民间文化,大家族名人辈出,可谓占领紫砂文化一席之地,各家都有自己的作坊。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外婆冯希雅,资深陶刻家,(徐秀棠师妹,堂嫂)一九五五年十七岁拜紫砂陶刻圣手、七大老艺人之首的任淦庭为师,也是任先生建国第一批徒弟中唯一女弟子。

  生缝盛世,有幸融入宜兴徐门紫砂文化。“深巷小桥多 居家尽枕河”,“家家制陶 户户烧窑”,盠河百姓平淡而自在地生活着。结交更多的壶友茶友,推广我们的紫砂文化。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