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顾泽军:科技让宜兴紫砂更美好(1)

时间:2014-12-04 来源:http://www.zisha.com

  紫砂壶虽好,但普通紫砂茶具功能有限,既不能释放负离子,也不能活化茶水,壶中的水体维持在非酸非减的中性状态,而非对人体健康最有益的偏弱碱性,没有更丰富的微量元素,因而对人体也没有额外的保健作用。

  2013年3月,在古称“荆溪”、“阳羡”的宜兴市,由一位擅长绞泥工艺的陶艺家申报的一项新材料——“具有保健功能的紫砂制品配方及制作方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1110020752.0),实现从材料到工艺对中国传统紫砂的一种突破,从而开辟了一方紫砂保健的新天地。

  这位专利发明人,就是青年陶艺家顾泽军。

  顾泽军,师从高级工艺师吴培林,得当代紫砂大师蒋蓉等躬亲指导,擅长古法练泥、绞泥仿古壶和工艺设计,以“顾氏传壶”标立于宜兴紫砂业界。

  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的至高境界,是山水入画、烟云供养。紫砂艺术在与人文传统的结合中,当然也离不开山水题材。而在紫砂历史上,没有反映山水的紫砂绞泥,顾泽军心有灵犀:既然自己在从艺历程中选择了绞泥,也就应该以绞泥随意变化的肌理色彩去表现山水。绞泥山水,不受线条的压抑,无拘无束,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没有外加人为因素,顺应自然,浑然天成,见诸于做壶,秉持顺畅平和、返璞归真的心态,才能诞生回归大自然的赏心悦目的作品。

  2003年,顾泽军接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展通知。经过很长时间思考,他确定以“长江颂”主题进行创作,以自己最拿手的绞水纹路,做成曲折起伏、有高有低、有疏有密的川流形态,正好与长江的形体语言相契合:远看,山刚水柔,壶嘴呈弯弓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仿佛在述说着中华五千年的辉煌;底部,宽阔敦实,显示江山稳固的特点;又如一位雄姿赳赳、器宇轩昂的将帅,一夫当关,力拔山兮气盖世,直面战云压城的千军万马,我自岿然不动。好的壶,就应该体现这样一种气韵、气势。

  入眼江山拟天工,绞泥紫瓯泛春华。最终,这把《长江颂》绞泥壶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五届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优秀作品评选》”银奖,随后又荣膺河北省首届中国紫砂精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长江颂”绞泥壶被无锡市博物馆永久收藏。

  伴随《长江颂》创作的成功,以“黄河”、“旭日东升”、“夕阳无限好”、“千里之行”、“江畔明月”等自然景观为素材又成为顾泽军的创作主题, 继而又塑造了一个“江流大荒外,曼妙云海间”的绞泥紫砂新天地。

  如果仅仅是这些,还谈不上神奇。在宜兴这片钟灵毓秀的江南富庶之地,因为有旷世独享的神奇五色土——紫砂的存在,500年来,众多神奇的江南巧手、高人,早已将这里塑造成一个举目琳琅的神奇紫砂艺术世界。

  可贵的是,顾泽军并不满足于这些传统技艺的娴熟运用,藉此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追逐名利。他时常思索,既然21世纪被认为是新材料的世纪,那么,传统紫砂材料能否在“透气性好,泡茶隔夜不馊”的特性上,向科技保健材料方面再迈进一步?

  2003年,顾泽军开始接触到电气石、方解石、麦饭石、木鱼石等水处理材料与紫砂相结合的新工艺,并进行了一些大胆而又缜密的实验,取得不错的效果。

  不久,顾泽军体验到这些水处理材料与紫砂工艺相结合的制品的缺陷:多针对如何软化水质、调节PH值等,即侧重于饮用水经磁处理后转为磁化活性水,使其PH值呈弱碱性水,可以中和人体酸性体质,从而使人体达到酸碱平衡。除此之外,极少有关于紫砂制品用于治疗或调节疾病等作用的专利发明。

  一次偶然的机会,顾泽军结识了上海一家科技公司研发负责人。该负责人向他透露一位地矿部专家贡献的新材料配方,其精华所在,是将阳起石等一些中医药石与当代科技相结合,在独辟一条保健科技新材料之蹊径的同时,将祖国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

  千年以来,作为中药的阳起石,其用法是火中煅赤,倒入黄酒内淬,取出,晾干,碾细,食用或研末调敷;亦有用烧酒浸过,同樟脑入罐升炼取粉用者。

  这一配方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电气石释放负离子的功能,在其放射出的小范围磁场作用下,激活阳起石的药性能量,药理作用随之慢慢渗出,久而久之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疗效作用,从而达到与传统中药炮制的相同功效。而且,通过微量的磁场作用与水的平缓介质,还消除了传统中药阳起石直接服用导致的毒副作用。

TAG关键词: 编辑:忍冬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