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集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新闻 >> 人物报道 >> 新闻详情

“壶界四小龙”之季益顺

时间:2014-06-24 来源:http://www.zisha.com

   紫砂之家讯:季益顺,1960年生于陶都,紫砂陶的高雅艺术熏陶着他的童年。1978年进紫砂工艺厂,初师从高级工艺美术师蒋小彦,后随著名紫砂陶艺家、高级工艺美术 师高丽君王小龙先生学艺。恩师言传身教,天性聪敏灵慧,加上本身的刻苦努力,使他练就了精湛、娴熟而全面的手工制壶技艺,很快在紫砂壶艺界崭露头角。

  1983年,进入中央工艺美院系深造,过硬的技艺技法与艺术理论修养相结合,使他在陶瓷美学及设计理论上有了质的飞跃,加上他自身的人格魅力,使他的才华 和天赋在紫砂艺术的殿堂里自由的驰骋畅想,胸中的人生抱负有了更广泛的施展。上世纪90年代,就被海内外收藏家赞誉为“壶界四小龙”之一。

  他继承千年紫砂的文化传统,但不墨守成规、勇于探索,更善于创新,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发展方向。他将高雅的紫砂艺术与“日用”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在造型与装 饰上都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他将壶艺造型与中国书画、雕塑完美相融,“画在壶上、壶在画中”,开创并形成了具有“诗情画意”特色的“季益顺紫砂艺术流 派”。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他的作品影响着紫砂艺术界的年青一代,为紫砂艺术的全面、持续、更好的发展,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季益顺不仅是一位在紫砂艺术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的艺术大师,更是一位关心公益事业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慈善家。

  构 思•技 艺•灵 性

  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制作技艺,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紫砂陶制作技艺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获得了空前的繁荣。紫砂陶制 作的传统工艺技术在传承中更加精益求精,各家各派的制作技艺也都有所丰富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众多不同年龄段的专业人才。紫砂陶制作工艺不但后继有 人,而且人才济济,老、中、青的才俊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开拓,紫砂陶制作工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中年紫砂制陶艺术家是最富活力的专业群体,他们都是经过三十几年的历练,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功,技艺作风是严谨的;对于紫砂文化传统的认知,在通晓的基础上 不断深入领悟;紫砂艺术的创新设计方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仅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各自的风格特点都已经日趋成熟,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季益顺就是中年紫砂制陶艺术家中突出的一员,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显示着他的良好潜质。

  季益顺的紫砂陶制作工艺技术是精湛的。早年他在高级工艺美术师高丽君的指导下,经过严格规范的训练,再加上他对技艺的敏锐理解,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紫砂工艺 技术,对紫砂艺术传统有了比较深入的认知,为他在紫砂艺术领域的创新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对工艺技术的认识是比较客观和冷静的,认为工艺技术不是静止 的,而是在实践中发展的,应该为体现创新设计所用,不应停留在纯熟的水平上而止步,应该追求的是全面和精到,“艺术地把握技术”,准确而适度,把技术和艺 术融为一体,赋予紫砂作品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季益顺的紫砂作品有多种类型。他既能够设计制作简洁概括的几何形体类的“光货”,充分显示着挺秀、严整和自然天成的生命力,给人以饱满和充实的印象。他更 擅长设计制作象形取意的自然形态的“花货”,而这种类型的作品,也多是以“光货”作为造型主体的基本型,再加以选择人物、动物或植物等不同题材的纹样作为 装饰,构成了丰富多样与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他在制作“花货”的装饰和构件的塑造能力,可以和象牙雕刻、石印治钮以及琢玉錾铜的工艺美术家比肩。他所掌握 的技艺是比较全面的,既掌握了“光货”器物造型特点和工艺制作的技术范式,同时又练就了一手精到的塑造自然形态的本领。多种自然物象经他的惨淡经营,巧思 精制,表现出细致入微和生动自然的意趣。应该说他谙熟“光货”和“花货”两种不同类型的紫砂工艺技术和艺术特点,并且在二者之间拓展出一片园地,创造了个 人作品的风格特点,并且获得了丰收。

  相比而言,季益顺的紫砂作品是以“花货”而称著的。他设计制作的作品有很和谐的视觉效果,造型自身装饰性的形成,是在功能效用和材料技术整合的前提下统筹 的。用塑造手法处理的浮雕装饰纹样和圆雕装饰构件(如盖钮等),题材和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进行装饰的理念却是始终明确的。他把握紫砂装饰的原则是从整体 效果出发的,是装饰与造型融为一体,自然而协调,没有牵强附会的感觉,更无繁褥堆砌的弊病,始终本着适可而止的信条,因而才会让人感到恰如其分。在装饰处 理方面,能够灵活地把握好这一点,确实是不容易的,需要经验,也需要判断,更需要造型与装饰方面的修养。

季益顺作品《劲竹壶》

  季益顺的紫砂艺术作品的装饰突出特点是简洁精练,确实作到了“惜墨如金”、“以简胜繁”。他根据不同的造型样式,处理装饰题材和装饰构图。装饰纹样的繁简 和尺度,始终得到适度的控制,留下足够的空间来衬托纹样,给欣赏者留有舒展的天地,显示出形体的造型变化,籍以表现紫砂材料的质地美。紫砂的装饰是为了加 强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装饰题材的选择,装饰部位的确定,装饰构图的处理,装饰纹样的表现,在季益顺的作品中都显示出他运用和驾驭形式法则的能力,确实达 到了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境地。

  他在长期的设计制作中,建立起一种全方位的关照,整体把握的全局意识,自始至终贯彻“一以贯之”的思路。一种紫砂风格的形式,特别是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风 格出现以至成熟,必然有着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加工制作程序,也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系统的工艺思想。季益顺的这种工艺思想的形成,最初是由一般性操作来适 应不同作品的要求;在这一基础上,进而根据不同作品的特定要求,逐渐变化和演练,形成适应各种特殊要求的技艺特点,以及方式方法和程序。他的工艺技术的艺 术表现是在继承、发现、发展和补充中逐渐推进的。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讲到,只有这样“艺术才能成为理智的产物,而不仅仅是手工艺的出 品。”

  季益顺掌握紫砂的技艺无疑是纯熟的,但他能够艺术地运用工艺技术,更是难能可贵的。从他的紫砂作品中可以充分地看到,精湛的工艺技术是为艺术设计构思服务 的。如果说他具有很强的表现力,那也正是因为他能恰到好处地体现造型和装饰的艺术特点,准确地表现设计意图。他不是单纯的技术观点,也不是为技术而技术的 工匠,他在“造物”是同时造型,他在“雕饰”时同时装饰。紫砂陶制作技艺既是匠师们技能的物化,又是他们审美观念的体现与创造,在这里技术和艺术是融合在 一起的。工艺美术领域中“技艺相同”的观点,正说明紫砂陶制作工艺不仅限于匠师们的劳作与技巧,并且也包含着他们创造美的意愿与技巧。无论是造型还是装 饰,他从不忽视艺术表现的可能性,从整体构成到细部处理,都蕴含着作者的情致,正如美学家克莱夫贝尔说的,是在创造“有意味的形式”。

  关于季益顺的紫砂创新设计,有一件事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已经快二十年了,如今想起来还十分清晰。那是一九八九年在日本多治见市举办的第二届美浓国际陶 瓷器展览,季益顺的一件“环蚀奇光”紫砂茶壶入选参展。记得那是在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最早参加的国际陶瓷展览。当时我正在岐阜高山市国际工艺学院讲学, 该校陶艺学科教授井上耕一先生去多治见市送交参展作品回来,他和我谈起参加这次展览的各国送交的作品很多,摆放在一座大的体育馆中进行初选。他看到了中国 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印象最深的一件是“红色陶器提梁壶”,已经入选展览,摆在案台上了,没入选的作品已撤下装箱了,井上耕一先生的作品也入选了,很高兴。 他带来中国陶瓷作品入选的消息,向我表示祝贺,并在教室的白板上画出“红色陶器提梁壶”的图样,画完之后自己就笑了,说画的不像,原作很漂亮,工艺制作非 常精致,日本陶瓷艺术家很难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看到他画的图样,我就很自然地想到季益顺的紫砂提梁壶,因为在这之前,我见到过这件作品,印象很深,后来 在展览会出版的画册中刊出了这件作品,井上耕一先生的消息得到了证实。

  回忆当时,季益顺还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青年,但已开始表现出在工艺技术和创新设计的意识和能力。此后,他不断有新的优秀的壶艺作品问世,同时还写出了《壶艺创作随想》的专业文章,这是在专业实践中的思考和总结,是有感而发的,是言之有物的叙述。

  季益顺经过三十年的工艺制作和创新设计实践,从学艺成长到成熟,取得突出的成绩,确实像张守智教授对他的评价,“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工艺精湛。在当代紫 砂同仁中,独辟蹊径。”如今他正处不惑之年,再没有青少年时期学艺求索中的踌躇与彷徨,在专业实践与思考中将会取得新的成绩。

季益顺作品《紫气东来》

  放眼古今搏紫泥,出入经典铸新瓯

  温润可人,这是接触季氏紫砂壶艺的第一感;温厚真诚,这是接触紫砂名家季益顺的第一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季益顺先生“方”、“圆”各式俱能,尤善“光” “花”合体,所作茗壶“放出自己的眼光”,烙上个性的印记,立意高妙、构思巧妙、工艺精妙,令人爱不释手,难以忘怀。中国陶都从事紫砂业者有数万之众,手 艺精熟之人并不缺乏,难得的是在技能高超的基础上拓展审美空间、建树经典坐标、引领陶艺未来走向之人,季益顺无疑是众望所归的又一代领军人物之一。

  在对传统紫砂的深入认识和个性演绎中,赋予古典审美记忆以当代风貌,使季益顺的茗壶充满了鲜活的传统魅力。他继承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谱,善于在前人的 发现上加以自己的发展。如《牛转乾坤》壶,在传统《牛盖》壶的基础上,将壶盖作牛头状昂起,配以弯弯的牛角,更具象地塑造牛的憨厚朴实的形象,在壶盖“牛 鼻子”特写的端部饰以“太极图”与“乾坤”两卦象,以道家理念解释了“扭(牛)转乾坤”的意象,又妙合了“老子骑青牛”的道家传说;《三友提梁》壶在传统 “筋囊”《一捆竹》中揉入“花货”《松桩》、《梅段》,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地阐发了“岁寒三友”的传统经典主题。他“写形、写意、写神、写心”四写合一, 善于把视觉体验和心理感悟、精神共鸣交汇成审美互动过程。如《并蒂莲》壶在仿真象形的“花货”传统规矩中做文章,撷取将舒还卷的嫩荷一叶,叶缝中绽出两朵 同心并蒂莲花,幼娃蹲踞厮守,为之惊艳,造型游走在物象与心象之间,注入了浓情厚意,如诗如画、如歌如吟,给人以“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审美愉悦。他借力于 传统民俗图腾符号,对吉祥瑞庆的的文化表征心领神会,善于运用娴熟,精妙的手法解读,“题”虽通俗却典雅,看似寻常却奇崛。《鸿福齐天》壶中,以竹造型的 紫泥壶上,红泥贴塑的五只蝙蝠翔飞其上,竹可凌霄,蝠谐“福”音,真个是:“愿蝠(红蝠)道万蝠,祝(竹)鸿福齐天”。《金玉满堂》壶中,壶身如一汪泉 水,数段绞泥玉石流光溢彩,几尾泥绘金鱼悠游沉浮,将美好的愿景化作曼妙的图画;《和谐》壶以“荷”和“蟹”的谐音寓意破解主题,壶盖上微微漾开的波纹与 壶身底部柔柔荡起的波浪把安宁祥和的氛围渲染得十分到位,荷花和螃蟹更增生机和美丽;民俗文化情结的形象重新诠释,不仅无“三俗”(低俗、庸俗、媚俗)气 息,也为“俗中有雅”、“大俗大雅”作出了形象思维的范本。

  季益顺认为,紫砂创新的根本给力于传统文化,放眼于时代的审美诉求,着力于自我审美追求,必须深深挖掘传统文化宝藏,从中寻求紫砂文化的创新之路。《楚汉 风韵》壶,壶体雍容大度,浑朴遒劲,汉玉螭龙夭矫灵动,盘踞在壶盖之上,如汉玺印信般,楚器漆纹瑰丽神秘环饰壶体,将汉楚文化的经典样式和基因整合融和在 一起,彪悍之风与柔婉之息兼备,沉雄之势与温驯之韵并茂。《汉风提梁》壶以莲苞状“筋囊”为壶体,丰腴圆润,壶的“提梁”取上放下收的“其乐壶”造型,隽 美流畅,壶盖上高浮雕的两条螭龙戏弄着宝珠状壶钮,俨然呈汉铜镜风。这些作品不是简单肤浅地将传统元素拼接粘连,而是文脉相通,骨肉相连,凸现中国文化的 情怀和格调,为当代营构了一个人文栖居的精神家园。人文内涵的丰厚决定其品位和品格,茗壶虽小,腹中有天地,里面有说不尽的故事,品不完的滋味。《五子登 科》壶经过对事物的合理想象和拟人化的美学处理,可作雕塑看:一头壮鼠心满意足拖曳着沉重的大布袋,袋中五谷装的太多,一穗玉米顶破布袋钻出,四只小鼠闻 香而来,兴奋地窜跃扑腾;鼠为“十二生肖”之首,“鼠咬天开”标志“万象更新”,而“五鼠”的概念联系着“五子登科”,关联着“五谷丰登”,又牵扯着五光 十色的社会图象,茗壶有声有色又不动声色,在幽默诙谐之中生无数感想,无穷感慨。《青梅竹马》壶图解“君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的千古名诗,以梅竹同体作壶为当然之选,妙在匠心独运,将提梁处理成一截翠竿端部抽出二枝新枝,相互缠绵,吐出竹梢嫩叶与梅花骨朵穿插亲近,把厮守终身的 情侣至爱挥洒得淋漓尽致,文化的结晶升华,厚积薄发,夯实和提升了创新平台。

季益顺作品《紫气东来》

  在汲取现代陶艺理念、构筑季氏紫砂“语言”的基础之上,季益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天马行空,恣意纵横,新奇的主题,新颖的素材,新鲜的审美的样式,信手拈 来,常常给人以意外的精彩和惊喜。《环日奇光》壶以天象“日全食”为题,造型奇谲、泥色瑰美、技艺至臻,日月相映、天地相合、红黑相间、光彩相叠、古今相 融,将天地大美捧在掌心,怎不浮想联翩?!《晨曲》壶是“墩出兮东方”(屈原:《九歌》)的赞美诗,非中心对称的椭圆壶体如一泓湖水,壶钮如跃升的一丸旭 日,吐出光华,将壶嘴、肩、把的上端镀上片片缤纷霞彩,绞泥的潮水绕壶体一匝,潋滟靓丽,点点鸥鸟上下翻飞,吟唱赞歌,油画般的厚重和国画般的空灵完美又 唯美地熔铸一体。《飞天》壶以敦煌的吉祥女神“飞天”作壶嘴,壶体象征寰宇,长长衣带飘拂舒展,将“飞天”和“劳斯莱斯”名车的“女神”车标对勘,凸现了 东西方的“和而不同”之美。新品《知己》壶更令人拍案称奇,壶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立意,壶身为波卷浪旋的大洋,红日作壶钮艳艳升腾,一头海狮卧 波回首作壶嘴,一头海豚跃起作壶把,其对素材的大胆选择、意象的确切把握、形式的精巧构成、细部的精致处理达到浑然天成的境界,“壶艺难得此《知己》”, “人逢《知己》千杯少”的审美愉悦沛然而来,味之不已。

  2010年秋日,正值“知天命”的季益顺“加冕”为中国陶艺大师,他在欣喜和欣慰中,更多了一份从容谦和,豁达开朗的平常心,因为他30多年的从艺履历中 “不平常”的内容太多:1978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由名家高丽君授艺;8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天赋加勤奋、实践加理论的“化合”,脱颖而为壶艺翘 楚,令人刮目;当代“紫砂文化热”春潮乍动时,即成为壶界“四小龙”之一,声誉鹊起;又陆续戴上省级大师、研究员级高工、厂副总工艺师、行业协会壶艺专委 会副主任等桂冠,又成为“中国文化大使”,盛名赫赫;进入新世纪,“季氏壶艺流派”渐成气候,季益顺作为新一代紫砂陶艺代表之一,声望日隆。他清楚“大 师”之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在紫砂陶艺之路上一步一步向前走,这既是命运的眷顾,更是命运的召唤。

TAG关键词: 编辑:露夕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