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谈书写紫砂壶:有生命的器物与器物后面的灵魂

时间:2011-06-22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壶本是一种泡茶不走味、盛署不易馊的土陶器皿,在代代相传中,其文化积淀日益丰厚。徐风的贡献在于,他能透过紫砂壶之“器”,大力发现、追溯、挖掘其文化内涵,将之上升到“道”的层面,并且有声有色地描绘出这一器物身上的丰赡的人化因素,审美经验,乃至生活态度,人生哲理。《一壶乾坤》既让我们看到,这一把把紫砂壶,经大师们的捏塑雕镂,成为有生命的器物;同时又让我们看到,在这些千姿百态、仪态万方的器物背后,映现着的正是那些民间工艺大师们的高妙才情,精神灵魂。它既是30位紫砂艺术家的系列传记,又是一部活生生的有体温的中国紫砂艺术史。

  此书有几个特色。首先,作者解析了紫砂为何独兴于宜兴之秘,解读了“紫砂,紫砂,宜兴人的命根子”之缘由。诚然,宜兴有地缘优势,如紫砂泥之宝贵,阳羡一把土之奇异。但比这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条深长的文脉,因而气场充盈,生命力饱满。所谓“四状元,十宰相,三百八十五进士”,足见此地耕读传统之悠长。再如紫砂壶与阳羡茶之互惠互补;而文人的介入与文人的聚集、唱和,更是大大提升了紫砂壶的品相和人文意蕴。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徐风作为一个宜兴土著的自豪和深情。

  此书最大亮点还在于,作者对紫砂艺术精神的妙悟和挖掘,写出了紫砂壶如何从实用走向审美,从世俗走向精英,从器走向道,从形而下走向形而上。真所谓王朝更替,壶中沸水依然,多少人把生命留在茶壶里,这茶壶又承载了多少代茶客的人生咏叹。特别是在文化专制的高压下,明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出走,心灵转移,竟在把玩一把紫砂茶壶上找到了出世与入世的平衡点。“吃茶去!”三个字,看似平易,却寄托了何等的沉痛。对众多紫砂大师来说,“壶吾一体”是他们共同抵达的高超境界。

 

  第三,我认为作家主体在写作时的一个特点尤其重要,没有这个特点这本书是不能成功的。这特点就是:作者能够打通人和人,古和今,人和物,人与壶的内在精神关联,作者是主动地,而非被动地,是内在地,而非外在地描写对象,外在地去渲染紫砂壶如何如何。他的主体是有深度的。于是,我们看到,这本书带有一种抒情性。抒的什么情?文人的情怀,文人的风骨,地域的个性,民族的精神。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重要原因。

  看了这本书,我对历史文化大散文有一种重新审视。前一段时间,大家都不喜欢历史文化大散文了,有人说我再也不读“文化大散文”。因为不少所谓大散文,只不过用文学化一点的语汇复述历史过程,把一些历史资料错当成审美对象,作者主体完全外在于这种对象,出现掉书袋的酸腐,文章空虚浮泛,大而无当。从《一壶乾坤》看来,大散文是否值得一读,根本问题在于有无生命体验,有无根系和土壤,有无原创力,有无超越性,直到有无思想灵魂。若有了这些,大散文还是一种很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文体。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