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王锡军紫砂艺术:投奔文化气质

时间:2011-06-09 来源:紫砂之家

  

王锡军在制壶

王锡军在制壶

王锡军作品

王锡军作品

 

  紫砂茶器从产生、发展到登上实用工艺美术的殿堂,跟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说到底,容器是文明的产物,紫砂壶则是文化的产物。紫砂壶因文人饮茶习惯的风行而产生,在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一代代工艺师在紫砂壶身上倾注了不同时代的文化意识,这也使紫砂壶创作摆脱了单纯手工艺的概念。

  道的风流

  追溯紫砂壶的源头,无论有无史料记载,都与文化名流牵扯在一起。除去名人效应,其反映的更多是对某种文化气质的投奔,那便是道的风流。范蠡之浪漫,东坡之潇洒,也是紫砂人在创作时对于灵性和个人价值的追求方向。紫砂壶可以说是文人案头孤芳自赏的东西,与范蠡、东坡的逍遥自得有种一脉相承的隐士风范,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种文化气质也被紫砂人认同。

  王锡军在创作《虚扁》壶时有意识地融入这一理念。此壶形扁而势不扁,肩平、盖平、钮平,产生重叠的平面效应,下半部的线条平滑如流,拉长了暗部的身型,使得虚实相生,长短相形。壶嘴的弧线十分平缓,没有刻意去表现壶口,只是自然而然地使曲线交合。“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这种顺其自然也是道家所追求的境界。壶名《虚扁》,在曼生铭文上镌的是 “止流水以怡心”,此壶也恰如高山流水,可怡情,可养性。

  儒的雅致

  无论素器的清雅端庄,还是大彬壶的浑朴敦厚,除了受紫砂艺人个人的喜好影响外,其流行与否则是由当时文人的审美标准来选择,其中儒士居多,壶中也涵盖了儒的审美追求。

 

  中国传统文人爱思古,尚雅韵,选择泥料、设计壶形,十分注意古风古韵的承载与表现,因而做出来的茶壶,“敦厚”,“浑朴”,“砂粗质古肌里匀”,大小适应品茶的需要,迎合了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文人们对大彬壶倍加赞誉,于是有“时壶名远甚,即遐陬绝域犹知之”的佳句。

  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卓然不群的形象入诗入画,象征知识分子处事傲然而不混同于流俗。王锡军的《高风亮节》壶也依此创生,全壶由16根竹节的外观组成,挺拔高古,腰间缠绕两根细竹,清新雅致,别有生机。竹子虚心,岁寒犹绿,直而不屈,有高风亮节的风范。

  用作品来表达思想,既是个人创作理念的外露,也是对审美标准的反馈,可以看出紫砂壶倾向于高风雅韵的境界。

  法的进取

  《一柱擎天》壶形如其名,取“合欢”之壶身,壶盖有玉柱凌云之势,写意的曲把如挥毫泼墨的纵情一笔,全壶表现出一种男子汉顶天立地的气魄,擎天柱的形象。这把壶风格激越,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正因法家是男性话语的极至表述,在紫砂壶的创作中,男性会更容易受到法家的影响,在壶中注入豪迈、精进、激越的气概。

  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万物以道为本源,法就是道,他们重法而不重古。法家有独当一面的自信和气势,这种内在的精气融入到壶中,使得壶大气非凡。清代邵大亨造壶的大度,有法家的进取心态,如《鱼化龙》,同时又摒除了法家的激进和偏颇,包容博大,是壶艺之正宗。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紫砂创作内涵的升华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王锡军的创作中,也都有意或无意地遵从传统文化遗留给人的审美标准,这种文化的脉搏纵观古今,一直在体内跳动,现代的紫砂壶创作,只有吸收古文化的优秀传统,才能了解紫砂,融入紫砂,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和再创作。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