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中华文化之旅之人文武夷系列10:朱子理学

时间:2010-09-27 来源:紫砂之家

  水,是武夷山灵性的所在。在武夷山,大小溪流纵横,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九曲溪。从古至今,有数不清的文人雅士在畅游九曲溪时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但其中流传最广的还是朱熹的《九曲棹歌》。 而朱熹在武夷山留下的却不仅仅是一曲《九曲棹歌》……

  在朱子故里武夷山市的五夫镇,有一座紫阳楼,那是朱子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在正堂有一张朱熹晚年对着镜子给自己画的像,从这张画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朱熹的右眼角旁长有几颗黑痣。在朱熹成为一代理学大师以后,它们被后人传为是“北斗七星”的象征,预示着“圣人”的诞生。但这位“圣人”的一生却十分坎坷。少年丧父,政见不被当政者接受,仕途不顺,似乎所有的磨难都让他经历了,但也许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的朱子理学却让他流芳百世,成为了一代宗师。而父亲的临终托孤,也让朱熹与武夷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他前前后后生活了近四十年。武夷山文化底蕴深厚,在这里朱熹到处求学问道,集儒释道各家之所长,创立了朱子理学,所以有人就说是“武夷山成就了朱熹,而朱熹也成就了武夷山”。

  现在,在潭溪岸边,经过复建的紫阳楼,每年仍旧吸引着很多学者与游客,负责接待他们的年轻人叫姜立煌。每当有客人来时,他都会热情的为来客介绍让所有五夫人都骄傲的先贤——朱熹。讲述朱子与五夫的缘分。朱子五夫镇,完全是父亲的安排,因为当时他才十四岁,他是属于少年丧父,是怀着一种非常悲痛的心情,也带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说他的父亲大人没有让他回老家务园,因为他那边还有很多亲戚,五夫人只是当时跟他父亲同朝为官,因为在抗军的立场上,就宋军战争之中,都是主张派,然后也有培养过,影响过岳飞在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所以他从这种民族道义上他比较信服五夫人,还有就是五夫人的刘嘉庚夫家人的学问很高,他们都四代涉家属,就是讲学的传统,特别是刘子辉,刘免之,还有胡县,他们是学陈浩,陈怡的理学,所以他在这里,直接可以吸收他们在理学方面的转折点的这些文化,所以埋下了他们后面集大成的原因。

 

  在管理紫阳楼之前,姜立煌对朱子的了解,只是知道他一位伟大的大学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的好学加上先贤精神的感召,让姜立煌对朱子和朱子的理学有了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朱子的理学有一句对联,他是致广大而信金威,集高明而道中庸,他是吸收了佛家道家一些精华的东西,批判性的继承,最终归于儒学,因为他的这个理学思想主要是积极应试的,是对于我们人类社会来说,或者对于朝廷来说,因为当时南宋这个国家他是平等政权,北宋已经灭亡了,然后周边的环境相对于汉民族,相对于中华民族来讲是不大有力的,如果再去忘佛求仙的话,那最后的结果可能会亡国,所以他鼓励大家要励志求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要读书,积极去读书,去考取功名,然后替这个军服分忧,替百姓带来幸福的生活,最终提高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那肯定就有能力面对外族的入侵,这是他当时的一个使命,那至于他所吸收的思想,最早应该是归于这个孔孟,他的书法里写着行人义事,存忠孝心,最后他是学了陈余的思想,我们现在就做唯物主义,还有一个是客观唯物,是后面这个五洋名的理论,最后他总结出来朱子理学核心,“存天理,灭人欲”六字

  在姜立煌看来朱子可以成为一位集大成的理学名家与武夷山的文化,密不可分。武夷山也因为让这个当年少年丧父的少年在这里安居了下来,然后完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他恰巧又在这里跟很多老师学到他们毕生总结的一些思想,他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他继承下来,加上他个人的天资聪明和勇敢卓绝,完成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朱子觉得干脆 就 在哪里修个军史,以便于可以让他 在那边小住,军史的意思就是比较小,然后在一起聚居的学生不是太多,那最后,后世的学者都慕朱子之名,在武夷山的山山水水里卖弄,筑一些小小的军史或者书院,或者说是一个隐者的小山庄。

 

  在朱熹几十年的治学生涯中,也曾多次走出武夷山与各地的学者就各自的学术思想进行辩论,这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与陆九龄、陆九渊在江西的鹅湖寺进行的“鹅湖论辩”。朱、陆两派在学术宗旨、立场、方法上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这次相会中,两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论辩。

  从鹅湖回来后,朱熹继续自己的著述、讲学,并在不断的学术论辩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学说。南宋淳熙10年,也就是公元1183年,朱熹辞官回归武夷山,在山中五曲隐屏峰下,亲自营建了一座被称为"武夷之巨观"的书院---武夷精舍。

  武夷精舍落成后,各地的求学者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了武夷山。朱熹在武夷精舍著述讲学达八年之久,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并在这里完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四书集注》等理学著作。

  在朱熹的学生中包括了三教九流中人,既有布衣寒士,也有富家子弟,还有很多人抛弃了功名、家业,千里迢迢地来到武夷精舍学习。从做人的原则、治国治家方略到学术思想,朱熹的影响迅速向世界各地传播,其中有很多代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依然能发挥他的光辉。这一点,姜立煌就表示,单就朱子给自己的子孙留下的家训“勤俭治家之本,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当中所折射出的先进性,就对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地指导作用。他说:“那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务实方面,非常简单,读书起家之本,用我们的知识讲究是知识改变命运,如果按你这个人的职称,凭职称那也是通学历来体现的,第二个也就是现在可讲的,我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不管民族之间大小,弱强,都要和谐发展,对于大方向来讲,我们对外国,不管大国小国,强国弱国,我们都要平等互利,互相不干预内政,这都是中国赢得大国形象的条件之一,第三个是寻礼,寻礼保家,我们现在越来越提倡的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要破坏环境,或者说给子孙后代留下很沉重的负担,所以我们现在 提倡的是科学发展观,包括现在环保的一体,其实无时无刻都要讲究巡礼,就万物之间有他的规律,地球是经过多少亿年才有现在的环境,要不然就造成了比如沙尘暴,也许是警示我们的一些做法是违背了这些规律法则的,按朱子来说就是理。第四个就是通过先让一部分富起来的政策,中国也很多企业家,事业家,他们都发展起来,最后有一部分的交色谣欲,比如说炫富的一代,失去了一种文化的时代,一个民族最悲哀不是因为贫穷落后,而是在发展一定的时候,我们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的那种价值观,最后我发觉,自己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却失去了文化,失去了一个主心骨的国学热,当然国学也包括了朱子理学,而对我们福建来说朱子应该就是最高的山峰。”

 

  而朱熹的影响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武夷山,越过了朱熹生活的年代,在今天也是依然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漂洋过海到了很多西方国家,成为与孔孟之道齐名的重要学说,对此身为许多武夷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学院教授朱平安有着自己看法:“我们一般来讲就是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在西方学术界,孔孟之道相当于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其实真正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能够切入禁区深入研究的恰恰是朱子理学,因为本身是文本上的困难,比如说孔孟之道先前的文言文,中国人读起来都很吃力,艰涩难懂,外国人就更不用说了,外国人在研究中国文化的时候就像找到这个一个桥梁,即对孔孟之道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把他的真精神保留下来,又比较好的读著作 ,什么著作吗,就是朱子,找到了,因为朱熹的私塾居住,也可以说跟汉代的政权一样的一个文人,是个经学大家,编著全经,不仅儒家的文化,包括道家,佛家的文化,它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成长,正是它全面的继承了传统文化,并且在基础上推陈出新,重新发展,才出现所谓的新儒学,否则就不可能有新儒学的出现,那新儒学这个新在很大程度上跟佛教,跟道教有关系,比如说佛教的本清论的关系,道家的宇宙生成论的这个思维模式,这个都是极有哲学品味的两个学派,所以有时候讲什么是新儒学,很好讲,就是披着哲学外衣的孔孟之道,这就是新在这个地方,所以西方人找到了这个桥梁就非常好,朱熹全面的继承了孔孟之道。”

 

  除了西方国家以外,与中国一衣带水的东南亚国家,比如韩国和日本也受到朱子学说的影响,在古朝鲜甚至是以赐朱姓作为最高的荣誉,而朱子的后裔也是遍布世界各地,与福建有着深深亲缘关系的台湾也有很多的朱子后裔,每一年都会有许多朱子后裔回乡祭祖,缅怀先人,传承着先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朱子故居管理者的姜立煌,每一年都会接待许多来这里寻根的人。台湾有几万人,台湾的国民党重要官员,朱茂楠他是台湾朱子后裔的会长,他每年要带三批次的人来到我们大陆,来到福建朱子相关的一些遗迹,特别是五夫来,他首先是亲人一起来,就朱子后裔,清明节是一定在祭祖,第二批他会带清华大学的这些学生们,这些教授们来这里,叫朱子文化之旅,深深的感受这个东西,那第三批他会带来事业家到我们五夫来,组织捐赠,来捐一些,最多的是一种心意,但是这代表两岸之间不能割舍的一种血脉之情,特别是通过朱子文化这个桥梁所架接起来的,希望他们也当一种继往开来的精神,就是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不要断掉。

  姜立煌表示,在与这些台湾的朱子后裔交谈时,也常常会聊到如今两岸越来越密切的各项交往,聊到为何每一年都有这么多台湾的乡亲要回乡祭祖,不管是在过去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还是在现在两岸三通、武夷快线成行的大环境下,朱子的后人不管走多远都要回来看看,那是因为在他们心里永远不能忘记老祖宗的教诲,也就是如今在紫阳楼上挂着朱子的那幅字“不远赴”。

 

  199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授予武夷山《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名录》时评价说:武夷山地区为唐宋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自11世纪以来,理教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但是,虽然在当今社会主流思想中,朱子的学说备受推崇,但是在几百年前朱子的很多理念和学说是不被接受的,甚至被误解。比如,朱子学说中最为核心的“存天理,灭人欲”就被许多人所误读。对姜立煌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实他所说的这个欲,很简单的,就像孔子讲的这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欲望,就是说你该有的正常的欲望,他是不违背他的理学的,但是你剥夺了别人正常的欲望后,这种欲望就要受到节制,他只是说的比较触目惊心,叫灭,灭人欲,天理按朱子的理学就是理欲分书,格物穷理,叫万物之间要生成的话,他必须要产生一个理,他这个理就是跟道家里面的五,就什么都没有,是理这个元素的前身,但光有理还不能生成万物,所以他叫理气论,他理要有载体,就是气,就是我们看不到的元素,但是我们看不到,不代表它不存在,然后人金之正气,他所生成的一些,比如拿人来讲,他就是人中的骄子,就是人才,就国家的栋梁,如果是污浊的扎载之气,那生成的就是那些做金犯料,就是屡教不改的一些刁民,要通过去矫正他们的气,让这个社会就会完美,我们现在讲的就是和谐,就是800年前的和顺齐家。

 

  其实,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所以朱熹可以受到后来人的景仰。而能将孔孟之道发扬光大,并且将其进一步升华,与朱熹一生思考不断的学习态度和求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在紫阳楼前有一方荷花池塘,相传朱熹那首著名的《观书有感》就是在池塘边苦读时,触动灵感,信手写就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同样的一弯活水,为何只有朱熹可以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句呢?这是和他一生孜孜不倦的探索有关。而朱平安教授说起朱子的好学和最后的集大成,更是由衷的敬佩和推崇。他说:“朱熹创立了这个文书院,你看进去有个牌匾写着,学他人性天,学他人性天,是康熙26年重建武夷山康熙送的一块匾,这四个字集中的概括了朱熹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就是他学问已经到了探索天理与人性的地位,就是深入到哲学宗教层面去了,不是那个孔孟之道停留在政治伦理层面这么一种,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朱熹,他不仅是讲中国传统文化,过去有一句话叫内圣外王,但是我们更多的是以圣消灭了外王,朱熹不一样,他不仅重视内圣外王,也重礼外王,而且把外王开除了新王就是自然科学,过去研究是交通小计,但是到朱熹不一样,朱熹对自然科学也有很深入的研究,包括雪花为什么是六瓣的,他都会研究,他很有兴趣,所以台湾有一个金武之教授,转为用来20多年的时间写了一本朱子的自然哲学,就是朱熹这个人用我们现在的话讲,自然,人文,社会,科学都非常有兴趣的这么一个人,所以这个人,他具备这种自然科学,尤其是具备这种理性思维的这种品格,这可能是西方人选中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一生著述极为丰富,由他编纂、注释、校勘的作品有近800卷之多,可以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著作最多的儒家学者之一。但在世世代代的武夷山人眼中,朱熹是他们的教书先生,他创办的书院使这里书声朗朗;朱熹教导他们生活,在《朱子家训》的熏陶下,这里的人们朴实、安详……几百年过去了他们至今还喝着朱子的七步茶,吃着朱子的“文公菜”,而今天,当游客们在九曲溪乘着竹筏顺流而下的时候,耳边会传来竹筏工人唱着朱熹当年在武夷山创作的优美诗篇《九曲棹歌》:"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