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矮蛋包紫砂壶(清)

时间:2007-07-27 来源:紫砂之家

 

    笔者收藏紫砂器二十余年,其中名家作品也有不少,仅大小不等蛋包壶就有十多把,作者也不尽相同,有“友廷”、“锦春”、“祥记”款识,也有“寿桃”、“树叶”等花款。在这些藏品中,我最喜欢的是一把“贞祥”款的矮蛋包壶(见图)。此壶高9.1厘米,宽14.2厘米,容量600毫升。蛋包壶造型是由清代嘉庆至道光时宜兴川埠上袁村著名壶艺人邵大亨(1827 1874年)首创,是清末流行的款式之一。此壶用朱泥纯手工制作,打开壶盖可以明显看到泥片和口沿对接的痕迹,完全符合古人当时做壶工艺和法度。此壶造型古朴典雅,精致飘逸,无半点浮夸渲染之风,全靠本身自然美取胜。

    明人文震亭《长物志》中说:“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清人李渔《杂说》记载:“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阳羡”。此壶做工精细,泥料提纯度高,砂质优良,窑烧火候适宜,成器颜色紫中泛红,柔和亮丽。流传至今,经过了一百多年使用、把玩、摩挲,壶身的光泽如古玉般晶莹温润,包浆亮度如明镜一样可鉴人。且保存完好,全身上下无一丝损伤,实属不易,极为难得。

    此壶造型虽圆曲丰满,但有胎有骨,口流盖做工匀称,配合紧密,比例适度。三弯流超凡出俗,具有神韵,传统铜质提梁使用方便,凹形壶底在任何情况下放置都平稳。颈部下的云肩线与口盖上的子母线自然、和谐、优美,相互依存又相互对应,形成天压地之状,蛋包壶看似简单普通,有人甚至认为有点拙、有点俗,实则是拙中藏巧,俗中透雅,制作起来难度很大,技术要求很高,能够做出如此高品位的紫砂茗壶,肯定是功底深厚、技术全面的高手所为。盘形盖上“贞祥”楷书阳文椭圆小印,既是制壶者的名款,又是一种艺术上的点缀,在此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做工如此简洁明快、造型高雅稳重、优美别致的作品,给人以浓郁的美感和震撼心灵的艺术享受。在去年天津紫砂精品展销会上,许多当代壶艺家看后赞叹不已,认为此壶在做工、砂料、火候等方面,无可挑剔,堪称一流。特别是清华大学张守智教授和宜兴制壶名家季益顺,非常欣赏这把壶。张守智教授连称:“难得!难得!不容易”,并叮嘱笔者:“一定要好好保存,稍有一点损伤,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将会大大降低”。认为只有这样的藏品才是颇见心力的高品位收藏。尽管现在的制壶技术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工艺也比前人先进,但亦难以烧制成如此水平的作品。其原因是历史的其他条件无法再现。

    “贞祥”即蒋贞祥,为晚清时壶艺人。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