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一把壶,一个时代

时间:2014-09-30 来源:紫砂之家

  纵观500年紫砂发展史,虽然每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主流和风格,但大体可分为本位、吸收、趣味三个阶段,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为时大彬、陈鸣远和陈曼生。这三人可谓紫砂史上的里程碑人物。

  时大彬开创了一个壶本位(造型)的时代。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时代从供春就已经开始了,而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并影响深远的莫过于时大彬了。从现今各类出版图样可见,时大彬是一个技艺的集大成者,所制作品几乎囊括了紫砂造型的全部门类,另外,时大彬始创的拍身筒成型法,是紫砂工艺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直惠泽沿袭至今。及至康熙年间,陈鸣远横空出世,掀开了紫砂新的篇章。他把造型、诗词、绘画、书法、篆刻有机地融为一体,极大地提升了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一格局从此一统江湖,几乎成为现代壶文化的中心思想。而后,陈曼生出现了。这个人说来有点意思,他当过知县,同知等官职,同时又喜欢书画篆刻,兴许是偶然的机缘喜欢上了紫砂,于是就玩票起来。这一玩,倒是玩出了一番天地。因着半路出家,没有历史沉积的累累包袱,完全凭自己的兴趣思路创作,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竟然形成了紫砂史上最大的流派:曼生壶。曼生壶不管是造型还是题识,都从情趣二字出发。充满了独特的文人气息,史称“文人壶”。

  时光荏苒,公元2004年末,紫砂史上又一个里程碑诞生了,那就是奇迹充满前瞻性的诗史作品《绝唱》。它将紫砂放入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深刻的主题,强大的制作班底,佐以流行音乐、行为艺术、商业包装、武侠概念、草根运动、传统书画、怀旧之风等各色元素,开创了一个“人本位”的后紫砂时代——紫砂不仅仅是一件喝茶的工具,或者一个造型别致的工艺品,而首先是一个载体。创作者可以通过这个独特的载体来诠释他的个人感悟或思想语言。

 

  这件作品具有多重时代背景,同时这些背景又互相印证、纵横发展。

  其一,真实的时代背景。

  整个二十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进程最为迅捷的一个百年。不管涉及人的衣食住行还是情感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十年来,IT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社会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更替,传统的价值观一一被打破。九十年代有一句名言叫做:网络改变生活。现在来看,无论如何夸大网络的影响力都是不为过的。网络的气质好比六十年代始于香港的新派武侠小说。它们同样提供给人一个可以任意驰骋的江湖,只不过一个具象一个抽象而已。网络带给这个时代的是一次新生,是一次个性的释放。网络让一切皆有可能,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等的舞台,不再论资排辈、或者性别年龄的歧视。十年前,一个藉藉无名且没有学过紫砂成型技巧的人想要推出并推广自己的作品,完全是天方夜谭。所以说,《绝唱》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其一、紫砂的时代背景。

  1956年,江苏省政府授予七大艺人“技术辅导员”称号,这可以看作是现代紫砂的复兴之年。八十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紫砂迎来了空前绝后的井喷时代。从1988年台湾开放祖国大陆探亲以来,行情一日千里,于1992年达到顶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后逐渐式微。步入二十一世纪,大陆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紫砂热开始在国内升温,市场一片繁荣热闹景象。然而2004年末煤窑的关闭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这一事件标志着紫砂的拐点已悄然出现。从五十年代开始的这一波紫砂浪潮进入了衰退期。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表现在题材的局限、人才的凋敝和观念的陈旧。众所周知,紫砂一直以壶的形式为世人熟识,五百年来,方非一式,圆不相同,前人创作了形形色色的造型,虽然我们不能断定紫砂的造型已经穷途末路、无可改变,但题材(壶)的局限性让紫砂很难有大的突破。另外,历代中国的手艺都是家族门派相传,由于师父留一手或者防范未来,一些绝技便因此年久失传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新中国刚刚成立,劫后余生的老艺人在时代的感召下,倾囊相授,这样一个大集体,让很多紫砂新人广增博学受益匪浅,而随着计划经济的瓦解,这一特定时期人才培育的环境已不复存在,随着当初的中流砥柱步入老年,并且新技术(石膏模型)的广泛应用,传统手法和一些花货的技巧正面临后继乏人的局面。同时根深蒂固的中庸理念,造成了中国原创文化的缺失和跟风盛行。这种例子俯拾皆是,比如七十年代末的伤痕文学、八十年代中期的西北风、九十年代初的香港赌片到近期的武侠热。紫砂界亦是如此,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不断地复制着大彬的造型、鸣远的套路,曼生的情趣,景舟的布局,当今社会是一个创造观念的时代,而非墨守成规的时代,紫砂明显和时代脱节了。《绝唱》正是这样一件转型之作。它带给人们一种观念上的革命,大大拓展和延伸了紫砂的概念,紫砂可以是一首诗,可以是一幅画,可以是一支曲,可以是一篇心灵的独白,可以是一段历史,可以是一场爱情,可以是一种情绪,它开辟了一条路的新的起点。

 

  其一、《沧海一声笑》的时代背景

  1990年至1992年,徐克分别和胡金铨、程晓东合作拍摄了新武侠电影的颠峰之作《笑傲江湖》及《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片中的主题曲《沧海一声笑》被评论界誉为经典中的经典,堪称千古绝唱。早在投拍《笑傲江湖》之前,徐克便邀请黄沾为电影谱曲,结果黄沾写了六稿都被徐克一一打回。某夜,当他看到《宋书乐志》中的四个字,说“大乐必易”——伟大的音乐必定是容易的,于是创造性地选择中国传统音阶反方向降阶,最终完成这近乎不可能的任务。黄沾说:“徐克的戏随时有政治味道,他常有这样的东西”。那么,徐克试图通过这部片子言说哪些个人情怀和时代寓言呢?众所周知,1989——1990年,对于香港人来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前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新著《外交十记》记述了有关1990年前后当时香港的现状:在香港回归问题的外交磋商中,中英之间曾有过一个“蜜月期”, 1989年后风云突变,随着英国同其他西方国家一起对中国实行制裁,双边关系严重受挫。在随后的基本法、驻军、政制改革、新机场等一系列问题上,双方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外交纷争,最终走上对抗的不归路。当时一些反华传媒甚至将1997年说成“大限”。港人的心态普遍心存疑虑,人心惶惶,移居外国成了一种潮流。据加拿大联邦移民部的数据,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香港移民一直是华人移民的主力,连续十年的移民人数都超过两万人。《笑傲江湖》正是在这样一种特殊时局下拍摄的,片中的对白显然有所暗喻。比如“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比如黄沾所作的歌词:“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你可以说它消极,也可以说它务实,但这却是回归前夕港人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

 

  其一、推板煤窑的时代背景

  八十年代初,丁山第一座推板煤窑中袁窑厂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减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成品质量。如果把龙窑比作是手写代码(需要经验),那倒焰窑就是FrontPage(可视操作),推板窑是更精悍的Dreamweaver(专业平台)。长期以来,推板窑一直以煤作为燃料。2004年,为了减少污染,改善宜兴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政府关闭和拆除倒焰窑企业242座,各类窑体393只,烟囱395根,整改后全面使用清洁的天然气能源。丁蜀镇四大推板煤窑分别于8月和12月拆除改造。其实对于紫砂烧成来讲,把煤改成气,区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这一事件并非是孤立的,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保护生态、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这跟八十年代末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同步的。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和节能,绿色环保的概念深入人心。比如这次推出的十六把《绝唱》复制品,就是紫砂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款纯底槽清,不添加任何着色剂和碳酸钡,紫砂公园将原矿以及整个加工过程都一一拍摄并张贴在网上,也许有人视其为一种商业炒作,但在行为的背后,折射的是一个时代的品位和风貌,同时对于紫砂作品的断代亦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