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冯桂林绿泥扁腹壶

时间:2014-09-19 来源:紫砂之家

  

 

  晚清至民国时期,紫砂器在造型与装饰方面,都有许多新的突破。紫砂名匠冯桂林所制作的绿泥扁腹壶,就是这一创新时期的产物。

  此壶制于1932年,通高10.6厘米,壶腹圆而略扁,大口盎盖,壮硕的壶流及浑圆的圈把,显示出一股豪迈之气。最为特别之处,则在壶体表面,呈墨绿色,在存世紫砂器中较为少见。(见图)

  紫砂泥料别称五色土,以其天然泥色的多样和烧成后色泽丰富而著称,仅史料记载就有“天青”、“栗色”、“黯肝”、“水碧”、“沉香”、“朱砂”、“冷金黄”、“梨皮”、“葡萄紫”、“榴皮”、“豆青”等数十种颜色。这些色彩或来自单一的泥料,或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泥料相互配比产生。而泥料配制的比例,一向被各陶家视为机密,互不泄露。历史上配制泥色的高手,一为清初的陈鸣远,一为清末民初以仿制陈鸣远而亨有盛誉的蒋彦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的紫砂花器制作得惟妙惟肖,其紫砂拼色技艺便得自伯父蒋彦亭的真传。紫砂泥料中有本山绿泥,但绿泥仅指其原生态时呈色,经窑烧后,呈现的并非绿色而是黄色。

  民国时期,为了追求泥色的多样别致,紫砂艺人们在泥料中掺入多种金属氧化物,例如在紫砂土中加入氧化锰,可制出黑色砂壶;加入氧化钴,则可制出绿色砂壶。在那一时期,这种金属氧化物还属稀罕之物,为了降低成本,一般来说并不大量使用,而是将其掺入泥料作为化妆土,涂敷在壶的表层,使壶体呈现与众不同的色泽。图中所示绿泥壶,即在壶表涂敷了一层绿泥装饰土。作为传世砂器,在长期使用后,其圈把处久经涤拭,已渐渐露出紫泥真容,从而真切直观地反映出民国时期泥色创新手法及其工艺特征,为后世研究留下珍贵实物标本。

 

  此壶做工精湛,除造型与装饰别具一格外,壶身的镌刻亦十分精彩,壶身铭文:“昔自山中采 今从竹里煎”,落款“跂陶”,即陶刻大家吴汉文;在壶的背面有阴刻竹、梅图案,落款为“漱石”,即一代名刻任淦庭;盖内方印“桂林”二字,系冯桂林印章;壶底还有一枚圆形金鼎商标,表明此壶乃吴德盛陶器行出品。这一件紫砂壶,汇集了一位制壶名工、两位陶刻大家、一家著名陶器行的署名和印款,可谓是十分难得的紫砂佳作。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