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初识紫砂 >> 学院详情

紫砂壶的发展史—-复兴期

时间:2014-06-19 来源:紫砂之家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期间连年的战乱,民不聊生,紫砂行业也跌入了低谷。1933年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祖国大好河山惨遭蹂躏,交通断阻,市场萧条,宜兴窑场大半倒毁,陶工纷纷失业,陶瓷生产每况愈下。紫砂从业人员或是改行,或是上山砍柴下田耕种,过着贫困的生活。

  至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紫砂行业仅剩20余名工匠,烧制紫砂的龙窑也仅存一二条,被称为“一年四季太平窑”,全年也就只烧三四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51年~1953年,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统一组织生产、销售,紫砂壶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并由分散经营逐步向联合经营过渡。

  1954年10月,紫砂艺人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范正根、邵六大、范祖德等七人组建紫砂工场,录属于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承制中国美术家协会订购的高档茶具。1955年组建“宜兴县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并招收首批艺徒20余名;1956年又招收艺徒40余名,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任淦庭朱可心、顾景舟、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蒋蓉担任技术辅导员,为紫砂业的鼎盛培养了技术骨干和专业人士。60至70年代曾先后招收艺徒数批计800余人。出生于上世纪,本世纪初的七名艺人对当代紫砂陶艺的繁荣作出杰出贡献,他们不仅制作了很多精美的紫砂壶,还将他们的绝技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培养了一大批紫砂技艺的接班人。他们在紫砂陶艺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自50年代开始,独具特色的宜兴紫砂受到国内工艺美术专家和书画家的重视和关心。著名工艺美术家陈之佛、高庄、张仃及画家亚明、唐云等先后到紫砂厂指导,厂方也先后选派优秀青年报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及南京艺术学校深造,毕业后充实到技术队伍中,提高了专业人员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准,使创新作品更适合国内外市场需求。

  1966年宜兴紫砂工艺厂成立中心试验室,由顾景舟负责,成员有徐汉棠潘春芳高海庚,负责产品设计、技术革新以及对青年技工的技术培训,促进了紫砂技艺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紫砂陶鼎盛期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