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泥料 >> 学院详情

朱泥之辨别

时间:2013-12-31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讯:“泥色之辨,洵难矣。每壶各异,譬犹天文之灿然,不可得而名状也。”日人奥玄宝在紫砂名著《茗壶图录》“泥色”一节开篇即如是说。诚然,紫砂勃兴五六百年来,受矿脉、炼泥、调配、陈腐、烧制等因素影响,紫砂泥的品种和色泽可谓纷繁多变,实际上已经远超“五色土”之概念。即便是在紫砂文化的第一个鼎盛期——晚明来说,当时的泥色变化已达到令人目眩的地步。《阳羡茗壶系》里记载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极善调配泥色,“海棠红、朱砂紫、定窑白、冷金黄、淡墨、沉香、水碧、榴皮、葵黄、闪色、梨皮诸名。种种变异,妙出心裁。”泥色纷繁而绚丽增加了紫砂泥的表现力和观赏性,是紫砂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在众多泥色中,朱、紫二色是壶之本色,以此为基泥,或矿脉自然生成,或人工加以调配,才生出多种深浅浓淡之变化而呈现其丰富之色彩。而朱泥,不管是从纵向的历史角度看,还是从各类泥色的横向对比看,都极具特点。可是,朱泥也是各类泥料中最难以说清,最有争议的一类。

何忍群 原矿朱泥潘壶

  何谓朱泥?若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明白它是一个沿用至今的历史名词,而且它的内涵所指又因时代之变迁而产生变化。历史上关于朱泥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晚明周高起所著《阳羡茗壶系》,其文字明确记录:“石黄泥,出赵庄山,即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之乃变朱砂色。”由此可知,朱泥在明代被称为石黄泥,产地是赵庄山。徐友泉之“海棠红”当属此类。其后在文献中多见“朱泥”之称,《阳羡名陶录》《阳羡砂壶图考》《茗壶图录》中均称朱泥,尤以《茗壶图录》所录为多,“渔童樵青”“独乐园丁”“浴后妃子”“红颜少年”“逍遥公子”等壶皆为朱泥。

 

  如今较为流行的说法称朱泥是红泥中之一种,一般品质的称为红泥,较好的烧成后呈朱砂色 称朱泥。窃以为红泥、朱泥并非优劣不同的两类泥,因为从历史上看,早期的紫砂历史上并无红泥一称,多称朱泥。如《阳羡名陶录》即沿用《阳羡茗壶系》的说法称朱泥为石黄泥;《阳羡砂壶图考》在“壶土类别”一章中已直接将朱泥和石黄泥并称,在“壶质辨别”一章中,虽介绍“从明代开始到清代初年”的陶土演变中提到“红泥”,但此章其他地方皆用朱泥之称,含义应无区别,在《琐谈八则》之“壶泥”一节中,李景康介绍明末到乾隆、嘉庆年间的朱泥壶的品质时亦只见“朱泥”之称。只在民国周润身、周幽东父子所著《宜兴陶器概要》里“原料的特点”一节中始见称“大红泥”,主要产地是“青龙山、朝庄山、银墅山”。名家余国良曾以此泥制传炉掇球线圆等壶式,为人激赏,泥质不亚于赵庄山所产。可知至民国时期,所谓红泥、朱泥并无大区别,而人多称朱泥。

  因历史上的朱泥品级极高,多产自赵庄,似乎朱泥即成了赵庄所产之专称了。而赵庄泥料枯竭之后,人们又从其他区域找到类似泥料,其实还应称朱泥的,不过品级稍次罢了。然而如今人们一般称呼此类稍次的朱泥为红泥,而朱泥则特指了品级较高的红泥。其实繁多的名称反而引起混乱,大可不必。道理很简单,《阳羡砂壶图考》里就说:“就土质而论,自明迄今凡数百载,一山土层开发既尽,不得不向他山求之,产土之穴既异,土质自属不同,赏鉴亦随之而别。”作者此番话再明白不过了,虽然我们把某种泥料冠以一名,其实每一时代该种泥料的特征都是有所区别的。当初的朱泥产自赵庄,后来的朱泥产自别处,品质特性有异实属正常之现象,黄龙山朱泥、青龙山朱泥、象牙山朱泥、兰山朱泥、小煤窑朱泥、乌山老岩口朱泥、香山朱泥皆有不同,而且即便同一处所,又有不同品相的小矿层和品种。通过实验,可以明确地辨别他们的收缩率、最佳窑温、色泽质感等方面的不同,但因其尚有大的共同之处,不妨将他们仍归于一类,统称为朱泥。所以,所谓“今日朱泥非明清朱泥”的感叹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每一个矿脉的产量有限,泥料特性本就是随着矿产地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说“今日紫泥亦非明清紫泥”,泥料之名未变而内涵在流动。

 

何忍群 原矿朱泥茄段

  不知为何今人又冠以“朱泥”“红泥”之别以混淆概念,窃以为,只有品质高的朱泥和品质低的朱泥,红泥之称大可弃之,最起码应该把两个概念等同起来,以避免混乱。若要区别,可言明产自某处的朱泥,而不宜把每一处所产都命以新名,诸如“大红袍”“小红泥”“梨皮朱”之类。

  因朱泥壶泥料之稀有以及色泽与特性之独特,历代极受世人喜爱。由明至清初,朱泥壶胎骨虽不如紫泥之坚硬,但温润如一,表面颗粒隐显。明崇祯三年(1630),紫砂已开始销往欧洲和暹罗(泰国),被称为“红色瓷器”或“朱泥器”。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纪录:在1680年曾有1600多件朱泥壶运往阿姆斯特丹。而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曾记载1679年由漳州运抵印尼亚加达“七箱朱泥茶壶”。这些朱泥壶的真貌从1752年在南中国海沉没的荷兰商船“热德马森号”打捞出来的朱泥壶可以了解。早期传入西方的朱泥壶对西方制壶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朱泥壶也受到日本茶人的欢迎,他们的收藏亦多(详见《宜兴紫砂壶的对外传播》)。国内多见的则有“升轩”款朱泥壶,更有惠孟臣所制朱泥小壶,它们胎质细薄,色泽鲜丽娇嫩,造型简朴,雅致脱俗,巧而不纤,浑朴工致兼而有之,所谓“通体柔情,绰态婵娟,如妃子浴华清池中”。孟臣壶深受福建、广东一带茶客的喜爱,以至于“壶必孟臣,杯必若琛”,孟臣壶几乎成为朱泥小圆壶的代名词。除惠孟臣之外,尚有徐恒茂、惠逸公、陆思亭、 张君德、潘仕成、邵柏原等一大批善制朱泥壶的高手,他们几乎都创造出了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经典壶式,如“恒茂龙蛋”“逸公壶”“思亭壶”“君德壶”“潘壶”等。至雍乾之世,朱泥相较于前则胎骨松而不够紧结,色泽和温润度也有所下降。捷达麦森号出水的就有乾隆“玉香斋”款朱泥壶,算是当时的珍品了。降及嘉道,朱泥壶品质又有提升,胎骨坚硬,色泽温润。递至清末,由于朱泥优势资源的日渐匮乏,朱泥壶的品质就大不如前了,胎骨干而色寡,较为著名有“萼圃”款的朱泥小壶,屡见于广东汕头一带。

 

  而如今,朱泥壶的“花样”多了起来,爱壶的人们面对那炫目的一抹红怎能不搽亮眼睛?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