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紫砂工艺 >> 学院详情

初探紫砂壶出水通畅技艺

时间:2013-11-18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讯:当代的紫砂工艺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它有一长一短,一长是“看得见的细节,几近无可挑剔”,一短是“看不见的细节,往往离茶缺失”。我以为他说得一针见血。紫砂壶出水的畅通与否即为其一。

  砂壶出水有技艺问题,也与做工是否精细的工作精神相关。我不揣浅陋对出水的技艺谈点粗见。

  出水的形态与成因

  砂壶出水有多种形态。壶友杨世明曾细心观察,并写过“茶壶出水的形态美”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对出水形态作过描述:

  我喜欢看茶壶的出水,时日一长,发现紫砂壶壶口的出水形态有三种:一是“斜下直奔”的类似直线的急流,一是“平出斜下”的抛物线的飞流,一是“斜上而下”的抛物线的虹流。

  这三种形态的水流,又有四种不同的状态:

  一是光滑的圆柱形,似乎是一条“无间隔”的直柱激流;

  一是光滑的圆柱形,透过光看似有“间隔”,似一阵阵波涛向前涌动的潮流;一是圆柱形,不透光也能看到水是“旋转着、拧着劲”地向前“钻”的涡流;

  一是圆柱形不清晰,粗细不匀,还有四溅飞落水花的溪流。

  每当品茶之际,每当“凤凰三点头”之时,我很喜爱看那茶壶出水的形态、状态、神韵,这是我品茶时的一乐。过去,我一直认为后两种出水的状态不佳,顾景舟先生倒盛赞“我认为不佳”的第三种,即那 “旋转着、拧着劲”往前“钻”的出水激流。这正应了古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以为那“圆柱形不清晰,粗细不匀,还有四溅飞落水花的溪流”,再加一句“甚至有时断时续”的现象,即是砂壶“看不见的细节”技艺与做工有所“缺失”造成的。而那出水的“激流、潮流和涡流”则是好壶出水的形象,它与壶嘴壁厚薄、光滑,壶嘴眼改为壶出水孔、壶体孔眼,壶盖气孔有着密切的关系。

 

  畅流的标准与环节

  紫砂壶出水是好是差有一些传统的说法,在紫砂文化的经典著作中,对于茶壶出水的说法我读到的有:

  其一:徐秀棠先生谈:“从茶壶中倾倒出来的茶水‘圆柱’要光滑不散落,这种不散乱的‘圆柱’越长越好。俗话‘七寸注水不泛花’,就是说提起茶壶七寸高,往容器里注水不会四溅水珠,表明出水顺畅有力。反之,壶嘴水出时即散落迸溅则不可取。”(文见《中国紫砂》之109页)

  其二:韩其楼先生认为:“壶的出水效果跟‘流’的设计最有关系。倾壶倒水,能使壶中滴水不存者为佳。出水水束的‘集束段’长短也可比较,长者为佳。”(文见《紫砂壶全书》之174页)

  其三:夏俊伟先生讲:“出水流畅不涎水,注水七寸不泛花,直泻杯底无声响,这与壶嘴壁厚薄、光滑,壶体孔眼、壶嘴眼,壶盖孔眼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见《中国紫砂茗壶珍赏》之《紫砂壶鉴赏常用术语》399页)

  研究传统,结合自己的实践,我以为砂壶出水涉及三个环节:一是设计环节。壶好的出水是紫砂壶基本功能的一个标准元素,好的出水不仅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有“爽”的愉悦心理感受,还有多种形态的美的欣赏。在传统制壶中不把砂壶的出水列为设计范畴,仅仅作为工艺、技艺问题。我在创作时,则把砂壶出水的畅通列为壶整体设计的一个主要元素予以考虑。其二是壶嘴壁的厚薄、嘴内壁的处理、壶嘴口出水的设计,与壶体孔眼,壶盖气孔的大小、形态,三者作统一的思考与制作。其三是对那“看不见的细节”,要以对壶友负责,对砂壶负责,尤其是对自己从艺形象负责的精神精益求精。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