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学院

  • 全球紫砂藏品连锁品牌
紫砂之家 >> 紫砂学院 >> 文玩收藏 >> 学院详情

紫砂壶:集艺术与传统于一身

时间:2013-09-24 来源:紫砂之家

    紫砂之家讯:太湖之滨的宜兴,是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天地,陶的古都。这里的紫砂壶聚天地之灵气,集艺术与传统工艺于一身,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非常适合沏茶,观赏,一些艺术性强,砂料又好的壶,使用过程中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升值。由于紫砂所特有的性质,不仅能使茶叶隔夜不馊,而且用久了,即使灌上白开水也能喝出点茶香味。

  宋代五大名窑,元代青花瓷器,成化斗彩康熙珐琅,器虽精美但几乎没有留下制作者姓名的。紫砂壶却不然,龚春、时朋、时大彬、杨鹏年、陈鸣远、顾景洲等个个如雷贯耳,壶出自他们之手,壶又留下了他们的名字,他们的紫砂壶世代相传。

紫玉如意(馨香满室)

  紫砂壶开山鼻祖龚春

  紫砂器滥觞于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如日中天,经久不衰。一把好的紫砂壶,不仅是艺人的信手天工,有时还有文人墨客的诗书画印。

  龚春、时朋、时大彬……耳熟能详,妇孺皆知。明代正德年间,有位叫吴颐山的读书人为了考上功名,带着书童龚春到金山寺闭门读书。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吴颐山没有功成名就,小书童倒一不小心成了为世人所宝的紫砂壶的开山鼻祖。如今,龚春所做的树樱紫砂壶静静地躺在国家博物馆里,向人们诉说着紫砂壶在滥觞时期就已不同凡响。

  龚春之后,相继出现制壶四大高手:董翰、赵梁、袁锡、时朋。接着,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等名家又在壶艺上有不同凡响的表现,其中的领军人物非时大彬莫属。时大彬是时朋的儿子,他不仅滴水不漏地将父辈的制壶技术全盘接受了下来,还有非凡的创新,他所制的壶几乎没有雷同,还充满了文人气息。其实,他就是个文人,据说其诗书画印皆通一点。事实上,从他壶上的刻款可以看出,字体老辣秀丽,充满了王羲之的韵味。现在我们见到的大彬壶,几乎均为大墓出土,并且一般墓主人都有显赫的身世,可见时大彬所做的壶在当时就为世人所宝。

 

  文人壶非曼生壶莫属

  历史的车轮很快进入了清代,这时的曼生壶又将紫砂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高度上,真正的文人壶诞生了。曼生壶由陈曼生设计、杨鹏年制作,合作堪称珠联璧合。陈曼生是清代中期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西泠八家之一,他酷爱紫砂,在离宜兴不远的溧阳当官时,结识了制壶大家杨鹏年,于是就有了艺人的信手天工与文人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紫砂艺术品。紫砂工艺终于从工艺品升华为珍贵的艺术品,从此跃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曼生壶的式样很多,有“曼生十八式”之说,实际上式样多于十八式。明代的大彬壶壶艺非凡,但不太讲就泥料,而曼生壶却十分讲究泥料。曼生壶非常实用,品茶时还能鉴赏,曼生壶之后,文人与艺人结合的紫砂壶便多了起来。此风不断,绵延至今。曼生壶经常带有阿曼陀室的印章,有时也有杨鹏年的章,这些章皆出自陈曼生之手,有很好的金石味,不愧是西泠八家之一。

  当然,清代紫砂名家很多,如雷贯耳的还有陈鸣远、邵大亨、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等。

紫玉如意(馨香满室)

  新的紫砂壶把玩有道

  历史已进入了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需要慢慢鉴赏的紫砂壶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进一步受到推崇。正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人们快节奏的一天之后,更需要慢慢地品茶,细细地观赏高品位的紫砂艺术品。新紫砂虽没有厚重的历史感,但依然值得把玩,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看泥色。紫砂主要有紫泥、绿泥和红泥,泥料的配比不同,还可以得到朱砂紫、栗色、海棠红等,故而紫砂泥也称“五色土”。现在紫砂已经很贵,有的泥中掺入了矿物染料,使用中会有有害物质渗出,甚至还有的紫砂壶被抹上了皮鞋油。这样的紫砂壶不仅不能用,而且也没有收藏价值。

 

  二看肌理。紫砂壶一般不施釉,素面素心。肌理效果是重要的外观标准之一。有的细腻得犹如婴儿的肌肤,抚之顿生怜爱之情;有的则在生料中拌进熟料,烧成后在壶的表面犹如橘皮,稚拙可爱。

  三看造型。紫砂壶主要有两大类:一为花货。花货以象形为特征,并以花苗鱼虫等作为装饰。二是光货,就是以不同的几何形体为造型依据,而实际上,没有任何修饰的壶才见制壶者的功力。另外还有经囊壶,以出经为特征。

  现在的制壶大家有不少,主要有顾景洲、朱可心蒋蓉、徐秀堂等。他们的壶市价颇高,但仿品也多,收藏时还需留意。

TAG关键词:
编辑:

精品推荐 更多>>

合作伙伴:中国紫砂协会 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 宜兴紫砂壶艺术研究所
法律支持: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官方手机站
小程序